新闻

NEW 亚洲大学、建国大学共同研究组开发出高分子顺序连续兴奋剂技术

  • 2021-01-15
  • 5905

2020-12-16


    我校和建国大学共同研究组通过查明影响分子兴奋剂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因子,成功开发出了新的高分子兴奋剂战略。


    我校的金钟贤教授(应用化学生命工程系、研究生院分子科学技术系、照片左)和徐亨卓教授(新材料工程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系、照片右)以及建国大学教授金凤基(化学工程系)组共同完成的此次研究内容的论文被选定为材料科学领域著名学术杂志《Advaned Materials, Impact Factor:27.3981210日的封面论文(front cover page)。金钟贤教授、徐亨卓教授和金凤基教授作为教员参加了该课程,亚洲大学研究生院分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尹尚恩学生(硕博士综合课程)作为第一作者参加了该课程。


    论文的题目是《通过以分子盗版为基础的cascade兴奋剂提高空液高分子电传导度(improvement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njugated Polymers through Cascade Doping with Small-Molecular Dopants)


    此前对有机半导体共液高分子进行的活跃研究虽然确保了电荷移动度的飞跃性改善,但由于同等影响电荷的兴奋剂导致电荷生成不足,很难实现优秀的电荷导电。


    分子兴奋剂的效率是提供电子的公液高分子HOMO(highest ocupied molecular orbital)水平和接收电子的度板的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之间的能量Offet(energy off-set, HOMOMO-LUMO)比例。此次研究确认,LUMO准尉连续使用不同的兴奋剂时,兴奋剂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一战略,确保了600S/cm以上的分子兴奋剂标准世界最高水平的电气传导度。


    特别是,研究人员还查明了使用空液高分子和能量外壳大的涂板时,兴奋剂效率低的原因在于动力学。这种情况表明,通过空液高分子和能量外壳低但动力学上兴奋剂效果优秀的分子涂板进行第一次兴奋剂后,利用能量外壳高的二次服用兴奋剂,兴奋剂效果会急剧增加,而上述原因被证实是分子兴奋剂相关的活性能量的减少。


    金钟铉教授表示:"此次研究对多种分子型导板的能量准位、动力学、热力学平衡状态及最终兴奋剂的高分子电导度进行了深层考察,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导线兴奋剂战略""如果利用类似战略,可以期待处于原地踏步状态的有机导电体的电导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另外,研究组还预测,如果同时开发开发的连续性兴奋剂战略及新材料,有可能开发出能够代替现有金属及氧化膜形态的无机物导电体的有机物基础高油烟和高伸缩导电体。



<图片选自 - WILEY VCH>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